English

依靠创新意识 营造区域中心

1998-12-28 来源:光明日报 邓海云 我有话说

阜阳地处安徽西北一隅,二十年前这里还是以经济落后、交通闭塞、人称安徽的“西伯利亚”而著称。仅仅二十年后的今天,阜阳就迅速崛起为华东地区以及京九线上著名的经济区域中心城市,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三十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一百三十四倍,农业总产值增长二十三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十七点五倍,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城市居民低矮破旧的老屋变成了巍然耸立的大厦,农民们将一步三摇的牛车换成快速迅捷的桑塔纳,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趁来京参加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周年活动的机会,记者采访了阜阳市委书记王怀忠。

作为阜阳第一个土生土长的一把手,王怀忠用了农民常挂在嘴边的顺口溜来回答记者的提问:“解放思想,黄金万两”,“观念更新,万两黄金”。阜阳通过思想观念的转变,处处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在全省甚至全国的“第一个”。

养牛是中国许多地方的传统产业,“无牛不成家”的观念一直深深地印在亿万农民的脑海中。然而,由于有了创新意识,阜阳仅仅通过养牛,就创出了一番不同寻常的业绩。

阜阳的养牛历史悠久,但到一九七八年,全市黄牛饲养量还只有四十二万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在安徽实行以后,随着劳动效率的不断提高和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在把农民从黄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同时,黄牛也被从土地耕作中解放了出来,“养牛为种田”逐渐变成了“养牛为赚钱”。王怀忠说,“农民的需求是最好的决策信号”。阜阳市委、市政府抓住这一机遇,决定把黄牛开发作为振兴阜阳经济的一项重要战略。于是乎,全市的养牛数量以每年二十多万头的速度猛增。随着数量的急增,阜阳市主动引导养殖户追求经济效益和品种质量,在全市设立了三百六十五个黄牛改良点,配置了一万多名输精技术员,利用引进技术繁育出肉、乳、役兼用的良种黄牛,形成了功能齐全的黄牛改良网络。目前,阜阳市的黄牛养殖量在五百万头以上。

有了充足的货源,阜阳紧抓了培育市场的工作,全市很快出现了八百多个大小牛市。其中,界首市黄牛市场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牲畜市场,全国十几个省的客商常年云集于此;临泉县庙岔皮张市场每日上市牛皮达几十万张,十余个省的外贸部门常年在那里设点收购,成为全国牛皮的集散中心。

观念的转变,使阜阳人在市场中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全国黄牛状元县蒙城县在一张牛皮、一堆牛肉、一盆牛血、一副牛骨、一根牛鞭上做文章,每样都可产生出一头活牛的效益,仅用牛血制成的凝血酶每公斤价格就相当于六、七头活牛的价格;三体保健品公司利用牛鞭、牛骨研制成高营养、多功能的专利产品,行销香港、日本和美国市场;利辛县把“鲜花”插到牛粪上,试用牛粪养蘑菇获得成功,目前全县二十六个乡年收蘑菇一千二百万公斤,纯收入达三千五百多万元……

更有甚者,阜阳把创新意识发挥到极致,该市以黄牛养殖、饲料生产、生化药品、皮革制品为主业的安徽金牛实业股份公司两个月前在上交所上市成功,首批募集资金三点七亿元。黄牛竟被阜阳人“赶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全国除了安徽阜阳恐怕无出其右。现在阜阳全市从事黄牛产品加工的企业达数千家,一九九七年与黄牛相关的产业产值达八十多亿元。

除了观念更新,阜阳近年来还在制度创新上不断突破。他们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率先进行了农业税费征管办法改革。为了保证乡镇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阜阳在乡镇企业中大力推广股份合作制。蒙城县振华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家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的企业,制定了全国第一份股份合作制章程。

不断的创新,使得阜阳经济如同“庖丁解牛”,越来越“游刃有余”。他们开通了肉类等农副产品销往香港、俄罗斯的通道,在黑龙江租地六百平方公里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在新疆建立了棉花种植和玉米制种基地,一批优势企业到法国、澳大利亚等投资办厂。采访中,王怀忠说,阜阳的发展是今日中国发展的缩影。他表示,南部开发黄山、北部开发黄牛是安徽“九五”规划的“两黄”战略部署,只要坚持创新改革,我们有信心继续营造和发挥经济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优势,为安徽和全国经济的大发展继续努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